为何市场上大家对于新势力交付量那么受关注?因为新势力交付榜类似看赛车,频繁有超车镜头,你追我赶,观众不会觉得沉闷。
更何况新势力们由于销量基数并不高,只要出现一台月销过万的爆款车型,就能大幅扭转当月局势。例如去年,大家曾一度觉得小鹏在ICU里挣扎,可当小鹏推出MONA M03后,伴随热销的同时,还有局面的迅速逆转。
今年类似的故事继续上演,有的车企迎头追赶,自然有其他车企被挤了下去。
鸿蒙智行在年初,一度因为交付量较低,部分月份直接暂停公布交付量。
鸿蒙智行近期销量重回高峰,源于问界M8的推出,问界M8在7月的销量超过了2万辆,成为整个鸿蒙智行里当前销量最高的车型。
往后看,鸿蒙智行的好牌还有不少。最重磅无疑是新款问界M7,直接沿用M8、M9成功的造型,配备冰箱彩电大沙发,说不定能让M7车型重回月销3万辆的巅峰。
另外就是在成都车展上展出的尚界H5,这是华为跟上汽合作的产物,预售17万元左右,便拥有华为高阶智驾。
官方称尚界H5仅用18小时,订单便超过5万辆,尚界H5大概率会是鸿蒙智行体系里新的爆款。
蔚来以往被调侃“蔚一万”,小鹏曾经也有类似的“难言之隐”,就是小鹏新车销量的“持久力”往往比较短。
典型例子就是小鹏G6,刚上市的时候,2023年9月销量一度达到8000多辆。放在当时,绝对算是小鹏品牌“全村的希望”,但往后G6销量一路回落。
去年年底,小鹏P7+和MONA M03都做到月销过万,大家难免担忧这两款车的“持久力”如何。
小鹏P7+后劲确实没刚开始时那么强,但7月也能月销5000+辆。MONA M03则是表现出强劲的持久力,7月销量达到1.5万辆,成为小鹏的销量支柱。
小鹏新款P7在8月上市,9月交付量会受到新款P7的影响。按照小鹏官方的说法,新款P7大定高于MONA M03同期表现。
因此小鹏在9月的交付量,我们可以期待一下,很有机会在新款P7的带动下,直接冲过4万辆这个里程碑。
去年蔚来月交付量也曾一度突破2万辆,不过并不是依靠新车型,而是靠增加BaaS权益,以及赠送更多换电券来达成的。
随着乐道L60推出后,原本以为能将蔚来销量推到“蔚三万”,结果依然维持在2万+辆的状态。
“蔚三万”迟了大概一年多才到,背后自然少不了乐道L90的助推,而且在本届成都车展上,也当众宣布实现交付过万。
紧随其后的第三代蔚来ES8,据官方消息表示,同期订单表现也已超越了乐道L90,而且新车计划于9月20日的2025NioDay正式上市。至于蔚来第四季度能否盈利,就看这两款爆款车型后续的表现了。
这边蔚来借助爆款实现向上跨越,但有品牌情况则恰好反过来,苦于新车爆款力度欠佳,导致月交付量近期表现并不理想。
理想当前所处的境况,就是L系列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者,甚至是“平替”。例如上面提到的乐道L90,一定程度会抢走部分理想L系列车型的买家。
鸿蒙智行这边已推出的问界M8,以及即将上市的新款M7,也会让理想L系列承受更大压力。
这还没完,成都车展上展出的吉利银河M9。预售价19万+起步,但理想L9有的它基本都有,被网友调侃为半价理想L9。
L系列被围攻,那就开拓新的车系吧,但理想新车系是屡遭挫折。i8推出不足一周,便重新整合SKU调整售价。
理想比较尴尬的地方,就是车型之间是环环相扣,L系列各款车型之间基本就是放大缩小,i系列也如此,容易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。
i8假如市场反响平淡,意味着“缩小版”的i6面临的是逆风局,需要在配置、定价和权益等层面加倍用心,才有机会取得高销量。
随着“金九银十”的到来,已经可以确定的是,随着政策波动的影响,消费者的决策周期将会更短也更理智。如果还不趁着置换&报废补贴、消费贷贴息等政策红利的余温,抓紧打造新车“发布即上市、上市即交付、交付即上量”的爆款节奏,那么岁末的终极年度销量盘点恐将难以交出满意答卷。